隻是手心,很涼。
冉霖忽然明白過來,反常的是錄影中的“遊戲黑洞”,是與所有人都相處得其樂融融的新人嘉賓。
眼前這個,才是真正的韓澤,夢無涯的一哥。
……
第五期的迪拜之行,為《國民初戀漂流記》掀起了第二波收視和口碑的小高潮。
日益默契的五位嘉賓在迪拜這座建立在沙漠上的夢幻之城裡,領略神秘的異域風情,體驗古老與現代交織的獨特感受,而觀眾也跟著他們,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異國之旅。
冉霖的微博粉絲持續快速地增長,留言也一天比一天刷得多。
王希看在眼裡,很是滿意,雖然日常態度還是打壓為主,防止他膨脹,但偶爾也會松口,替他展望一下美好未來。
韓澤在機場說的那些話,他沒同王希講。一來是不好說,畢竟同用一個經紀人,即便他和韓澤的咖位不同,在資源上也難免有共享和競爭;二來他不覺得王希需要自己來點,如果他像韓澤說的,屬於拎得清,那王希就是人精了,又怎麼可能注意不到韓澤的微妙態度。
一旦觸及利益,除非一方撤出,否則矛盾無法調和。
他能做的隻有努力完成工作,對人無惡意,對己不虧心。
《國民初戀漂流記》的最後一期錄制地點,選在冰島。在機場看見陸以堯的時候,冉霖沒有想象中的激動,但卻比想象中更加控制不住表情,嘴角總是往上走。
“安然無恙,膘肥體壯。”夏新然圍著陸以堯走一圈,給了八字評語。
陸以堯覺得沒一個好詞兒。
冉霖和張北辰顧傑站在一起,克制著自己想親近的欲望。
人就是這樣,你不在意時,怎麼靠近都自然,在意了,就總怕哪個動作出了錯,露了餡。
Advertisement
陸以堯以為冉霖會給自己一個擁抱,再不濟,也該拍打兩下,像夏新然那樣,親切地驗貨。但對方隻是站在兩步之遙的地方,對著自己笑。
冉霖的牙齒整齊白淨,笑起來明媚晴朗。
陸以堯決定看在這個笑容的份上,山不來,他便向山走去。哪知道腳下還沒動,姚紅又打電話來說叮囑這叮囑那——姚紅這次沒跟著他,而是留在國內處理事情——等姚紅終於嘮叨完,也該登機了。
整個航程裡,冉霖和夏新然比著睡,仿佛在爭奪名為“睡得最香”的牌匾。顧傑和張北辰頗為期待地討論著冰島的風景,陸以堯聽了全程,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直到飛機降落,一行人走出機場,滿眼冰天雪地。
夏天是冰島的旅遊旺季,風景優美,顏色亮麗;相比之下,冬天的冰島單調許多,但卻讓人更有一種“名副其實”的感覺。
或許是最後一期,導演組終於良心發現,設置的任務和項目玩樂得多,吃苦得少。大家也撒了歡的玩,就像畢業班的最後一次旅行。
但是傳說中的極光,一直沒有出現。
直到第三天下午,最後一個項目冰洞探險。
冰洞,即冰川內部形成的洞穴。它隨著冰川的消失生長,而不斷生成,又消失。隻有冬季,冰川足夠穩定,才可以進入其中,領略那個夢幻般的世界。
節目組找來了當地導遊領路,入洞的一瞬間,所有人都驚呆了。
不可思議的,巨大冰川底下的,冰藍色的國度。
仿佛還不夠似的,當天色漸暗,他們終於從洞口出來,腦袋裡仍揮之不去那醉人的藍色,天幕上,就灑下了極光。
攝影組最先反應過來,立刻架機器拍素材。
五個人仍然站在洞口,出神凝望。
不知過了多久,導演組才墊好一塊空地,讓他們坐下來欣賞。
一架攝影機繞到五人身後,既拍極光,也拍背影,偶像劇似的。
五個人並不是坐成一橫排,而是位置有前有後,圍得像是一個圈。冉霖坐在靠後的位置,陸以堯坐在他的斜前方,側著半個身子,極目遠眺,從冉霖的角度,隻能看見側臉。
他的鼻梁很挺,從側面看,便少了一絲溫和,多了一些稜角。
忽然,陸以堯轉過頭來。
冉霖閃避不及,視線撞個正著。
“漂亮吧。”陸以堯以為他在看極光,笑著問。
冉霖也不知道哪裡來的膽子,用力點頭:“嗯,特別帥。”
陸以堯歪頭看看他,最終收回視線,繼續遠眺。
冉霖把圍巾又往上拉了拉,擋住半張臉,讓呼出的熱氣都困在圍巾裡,暖了脖頸,熱了心。
他喜歡陸以堯。
嗯,他喜歡上這個人了,所以忽近忽遠,所以患得患失。
原本一整片的極光,不知何時,已分成若幹光帶。
冉霖一條條數那些光帶,每數一個,心裡就跟著默念一句,彎的,直的,彎的,直的……
光帶是雙數,最後停在直的。
清醒過來的冉霖嚇著了。
不是被結果,是被自己。
他竟然幻想著陸以堯是彎的。然後呢,彎了又怎麼樣?他能幹嘛?
內地娛樂圈裡,還沒有敢公然出櫃的當紅明星,甚至沾染上一點同性緋聞的,處理不好,都會糊到地心。
何況,陸以堯從頭到尾都沒有露出任何彎的跡象,所有曖昧都是他自己腦補的。
那人把他當朋友。
他在這裡意淫對方?
如果陸以堯知道,估計八百裡加急地往遠了跑。
五彩斑斓的光帶映亮了天際,也映亮了周圍的冰雪。冉霖伸出手在墊子外面抓了一把,雪在手心裡慢慢融化,起先是刺骨的冷,後面便慢慢麻了,似乎隻剩下淡淡的涼。
【最後一期了,有點舍不得。】——這是集合來冰島之前,冉霖和陸以堯微信闲聊,狀似無意發的一句話。
當時陸以堯回的是——【節目結束了,交情又沒結束,等有時間,我肯定找你們出來聚。】
那是冉霖和陸以堯所有私聊裡,發的第一條帶有暗示性質的話。
也是最後一條。
第一次看見這麼美的極光。
第一次喜歡這麼好的人。
第一次沒敢告白,就自願失戀。
……
臨時搭起的小屋裡,隻有陸以堯、導演和一個工作人員,攝像機被固定在架上,近距離拍攝著嘉賓最細微的表情。
陸以堯從導演面前的桌上拿起問題紙,上面隻有兩個問題:一,請說說你這一整季節目下來的最真實的感受;二,請給所有伙伴,每人一句話的評語。
陸以堯坐在椅子上,很認真地回憶了每一期,從最初的生疏,到後面的融洽,原本嚴肅的表情隨著回憶慢慢變成微笑。
他說:“一整季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人與人的相處是件很奇妙的事情。平時可能因為工作比較忙,很難有這麼長時間,和同樣一群人相處。所以很多時候,與人交往都停留在第一印象。但其實第一印象是準確率非常低的,你會隨著交往的深入發現,咦,原來他和你想的不一樣,就像我們這個漂流團,從最初的尷尬冷場,到如今的兄弟齊心,這種感覺非常棒。我也很感謝節目組能讓我認識這些伙伴。”
“一人一句話的評語……夏新然,像個小太陽,永遠熊熊燃燒,痛快自己,也溫暖別人;張北辰嘛,青春活力,朝氣蓬勃,我覺得他應該是我們所有人裡最符合校園初戀想象的;顧傑,鐵血純爺們兒,很可惜這季節目沒有真人CS那種實戰闖關環節,不然他應該能大殺四方;冉霖……”
陸以堯認真地思索良久,才抬起眼,對著鏡頭道:“他是一個相處起來會讓你覺得很舒服的人。他對朋友的照顧和體諒完全是下意識的,不需要多想的直覺反應,這是一種很難得也很珍貴的品質……”
陸以堯對著攝影機誇了三分鍾。
然後問導演:“行了嗎?”
導演滿意點頭,並讓坐在旁邊的工作人員叫下一個嘉賓進來。
第二個進來的是顧傑,導演耐心地等他看完問題紙,隻說了一個提醒:“每人一句話評語那個,一句話就夠哈。”
顧傑一臉懵逼。
他能組織出一句評語就不錯了,誰會給你多說!
……
一行人在首都機場抵達出口出來的時候,得到消息的粉絲已經把那裡堵得水泄不通。陸以堯和夏新然的粉絲最多,張北辰次之,然後是顧傑和冉霖。顧傑是紅了之後越來越低調,也不經營什麼粉圈和流量,已經開始慢慢往電影咖轉型,冉霖則是實實在在的沒有太多真愛粉。
五個人出來就被衝散了,陸以堯和夏新然怎麼看著都是持久戰,張北辰則是本人也不急著走,站在人群中給粉絲籤名,護著他的機場保安急得恨不能把人打包扛走。
冉霖和顧傑肩並肩,終於擠到了人群外圍,那些得到他倆籤名的粉絲,大部分轉身繼續去圍陸以堯和夏新然。
“人氣不高的優勢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顧傑氣喘籲籲,但話裡洋溢著真實的幸福感。
冉霖看一眼遠處焦頭爛額的陸以堯,忽然覺得這場面似曾相識:“我被陸以堯誤認為粉絲那次,就是在這裡。”
顧傑也跟著看過去一眼,打趣地說:“當時就你一個人舉著燈牌,不能怪陸老師誤會。換成現在試試,他在人群裡都未必看得見你。”
冉霖靜靜收回目光,微微一笑:“是啊。”
兩個團隊往遠處走,三個團隊還留在背後。中間的距離越拉越遠,一面愈發擁擠,一面愈發清淨,就像兩個世界。
《國民初戀漂流記》,殺青。
第31章
患得患失, 是因為想要得到, 所以才會既害怕得不到,又害怕得到了再失去。如果“想要得到”這個前提都消失了, 這種心情也就不復存在了。
距離從冰島回來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星期, 陳勝吳廣群安靜的時間越來越長。大家都要馬不停蹄投入新的工作, 甚至冉霖這種通告排得最不滿的,也收到了洗發水那邊的廣告劇本, 開始潛心研究, 等到回過神,想起陸以堯, 心裡是久違的平靜。
這裡或許也有陸以堯的功勞——那人自打真人秀殺青, 就再沒發過來私聊, 甚至群裡聊天,也甚少冒頭,看起來像是又開啟了沒時間喘息的工作狂模式。
"我和妹妹一同嫁入蛇獸家族,我嫁白蛇長子,他嫁黑蛇次子。 我們一同出嫁,一同懷孕,還一同生產。 可她竟然拿死掉的臭蛋換了我的蛇蛋。 很快謠言滿天飛,說我生下不祥之子,壞了家族運勢。 夫君被牽連失寵,錯失家主之位,和我一起被禁足蛇山不得擅出。 而妹妹的夫君因為生下天賦絕佳的繼承人,順利坐上家主的位置。 她成了家主夫人,還跑來蛇山炫耀羞辱我,氣得我吐血一病不起,鬱鬱而終。 再次睜眼,回到生產那天,誰也別想再搶走我的孩子!"
"刷小視頻時,大數據給我推送了個萌娃。 長得還特像我老公。 我索性關注這小孩,體驗一把雲養娃的樂趣。 結果我發現—— 住在農村的公婆,摟著那萌娃叫孫子。 工作出差的老公,一口一個寶貝兒子。"
吊燈落下來的時候,裴奕為護住別的女人,推我去死。 被砸得滿頭是血的我高興得哐眶撞大墻。這個霸佔我身體的女人終於攻略失敗,被抹殺了。 奪回自己的身體控制權後,我再不看裴奕一眼。 可他卻紅著眼睛堵住我:「是你……回來了嗎?」
"老公在外地包工地,基礎都做好就準備帶人開工了,他哥非不讓幹,讓他回來。 我不同意。 他打電話過來破口大罵,第二天還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讓我老公和他回來了,接到手的活讓給別人了。 我還沒說一句,結果他哥直接開車把人拉到他家去了。 行吧,既然你什麼都聽你哥的,不顧自己家的死活,那就跟你哥過一輩子去吧。 老娘不伺候了。"